車陂村是廣州一座千年古村,也是天河區(qū)最大的城中村之一。這里的龍舟文化,堪稱廣府龍舟文化的代表,有據(jù)可依的車陂村龍舟文化已有300多年歷史。150多歲的老龍舟“東坡號”,跨越3個世紀,見證了車陂龍舟文化發(fā)展傳承,堪稱車陂龍舟文化的重要圖騰。
今天,對于車陂村人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古村迎來了歷時2個多月打造的“新東坡號”。
早上8點,車陂村有威望的族人陸續(xù)來到上漖龍舟制造基地,為“新東坡號”舉行竣水儀式。經(jīng)過祈福、祭拜、采青、點睛等一系列傳統(tǒng)儀式后,70多名壯年漢子合力,將一艘5.5噸重的龍舟穩(wěn)穩(wěn)送入船廠前的河涌里。
為何要打造一艘“新東坡號”?
“‘東坡號’已經(jīng)有150多年歷史,是廣州最老、保存最完好的龍舟之一。近幾年,這艘上了年紀的“功勛老龍”局部出現(xiàn)了變形、腐化,雖然還可以扒,但總有退役的一天。未雨綢繆,村民們決定打造一艘‘新東坡號’。”車陂村民、廣州市非遺文化傳承人蘇應昌告訴記者,今年3月,這艘“新東坡號”正式開工。
作為操刀“新東坡號”建造的主理人,上漖龍舟廠黃氏第五代傳人黃劍挺介紹,“新東坡號”總長度達39.2米,最大船寬1.22米,整體重量達5.5噸,全部用坤甸木打造,由于近幾年木材緊缺,價格上漲,這艘“新東坡號”也是船廠有史以來單船造價最高的龍舟,總價約45萬元。
下午3點多,在船只的牽引下,“新東坡號”從珠江穩(wěn)穩(wěn)駛進車陂涌。在經(jīng)歷幾個月的等待之后,車陂村人期盼已久的“新東坡號”回家了,等候多時的車陂村人爆發(fā)出一陣歡呼。
這時,鼓手擂響了龍舟鼓,龍舟劃手有節(jié)奏地齊齊劃槳,伴隨著岸上陣陣鞭炮聲和龍舟上陣陣鼓點,插滿祈求風調雨順錦旗羅傘的“新東坡號”在兩岸村民的注目下,開始了在車陂涌的首次巡游。烏黑的船身撥開清澈的水流,在與岸邊各色花卉、蜿蜒的碧道相映成趣,從空中俯瞰,一幅嶺南水鄉(xiāng)風情畫在眼前徐徐展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車陂村不舉辦龍舟活動,但“新東坡號”回到村里,還是點燃了村民們心中的熱情。車陂村長者老蘇告訴記者,往年車陂龍舟招景活動,是全天河一景,今天這個場面也依稀有了往年的熱鬧影子。
新龍舟已就位,等待疫情過去,在珠江上盡情賽一把龍舟,也道出了車陂水鄉(xiāng)人的心聲。(記者賈政)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