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zhèn)漩口中學地震遺址上,矗立著一座漢白玉時鐘雕塑。破碎的表盤上,時間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
(資料圖片)
那時,15名空降兵臨危受命,在無地面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無氣象資料的情況下,從近5000米高空縱身一躍,空降震中孤城茂縣,打開空中救援通道。
事前,他們寫下了等于是遺書的請戰(zhàn)書:“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挽救災區(qū)人民的生命,實現我們軍人的價值?!?/p>
那時,綿竹的武都小學教學樓坍塌,至少埋壓了100多個師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墻體時不時往下掉,19歲的戰(zhàn)士荊利杰全然不顧余震來襲,聽到廢墟中的呼救聲就要往里沖。他幾個戰(zhàn)友和群眾拉住了,可情急之下,荊利杰雙腿一軟,跪了下去,大聲哭喊:“我知道很危險,我知道進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但是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
那時,山體垮塌,亂石滾成了陡坡,一條轉移被困人員的必經之路被埋,再加上泡了一天一夜的雨,泥濘難行。在轉移被困人員時,救援官兵用身體搭起人梯,把生命高高舉過頭頂。
太多的生死救援讓我們淚流滿面,太多的悲愴讓我們刻骨銘心。
15年后的今天,曾經破碎的家園,已經重建;曾經受傷的人們,邁向新生。
在地震中失去右腿的王睿,裝上假肢、手握球拍,在東京殘奧會上摘金。
被壓在廢墟下三天三夜,同樣不幸失去右腿的牛鈺,裝上假肢,踩著“機械小鋼腿”在T臺上閃閃發(fā)光。
12歲時被空降兵救助,送別救援子弟兵時,高舉“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橫幅的程強,圓夢軍旅。
還有被老師救出的孩子也成了老師,與救助醫(yī)護約定好的孩子也成了醫(yī)生,地震中獲救的孩子們從被救者成長為守護者,用堅韌、勇敢闊步向前。
此刻,緬懷逝者,致敬英雄,勇毅前行,祝福汶川!
統(tǒng)籌:崔素華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視覺中國
海報設計:嚴永鎮(zhèn)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