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縣新市鎮(zhèn)宋市村的苧溪漾旁,楊一艷的無花果園已進入盛產(chǎn)期。一行行果樹排列整齊,每根枝條都綴滿了果子,熟透的無花果紫紅相間、彌漫清香。
“無花果不是紅色就代表成熟,而是要看果實的‘彎腰’程度,塌下來挨著樹枝,就證明果子熟了……”清晨5點,楊一艷開始了一天的采摘,因為前一天下了大雨,田埂上泥濘不堪,但她健步如飛,頭頭是道地向記者介紹采摘經(jīng)驗。
很難想象,去年這個時候,楊一艷還是一個朝九晚五、對農(nóng)業(yè)種植一竅不通的上班族。去年9月,她的丈夫徐立民不幸意外去世。望著滿園搖搖欲墜的果實,她擦干眼淚、辭去工作,接過了丈夫留下來的重擔。因為對她而言,這個果園不僅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更是丈夫對她愛的見證。
因為妻子的一句“喜歡” 丈夫為她種下一個果園
楊一艷是四川人,徐立民是德清新市人,十幾年前,兩人在河南洛陽打工時相識。一次,楊一艷在網(wǎng)上看到無花果鮮果,出于好奇她買回家品嘗,發(fā)現(xiàn)這款水果不僅口感甜糯,而且花是長在果實里面的,十分奇特。她跟丈夫說起無花果很好吃,徐立民笑著說,那我們以后回老家也種一些。
5年前,回到老家新市后,徐立民沒有忘記對妻子的承諾,同時也發(fā)現(xiàn)德清當?shù)貛缀鯖]有人種植無花果。通過學習和調查,徐立民決定自己承包土地進行無花果種植,還去無花果產(chǎn)業(yè)成熟的金華學習了一整套種植技術。
種植第一年,因為梅雨期排水不暢,徐立民承包的80余畝無花果園賠了本。第二年,他重整旗鼓,在宋市村承包了20余畝土地用于無花果種植。種下樹苗后,僅半年多的時間,枝條上就掛滿了果實。
楊一艷告訴記者,無花果是喜陽植物,不抗?jié)?,在新的果園內(nèi),丈夫特別重視排澇管理,不僅在每排果樹之間都開挖了溝渠,還安裝了智能滴灌設備,為去年無花果的豐收提供了保證。然而,無花果才摘了不到兩個月,徐立民就意外去世了。
“種植無花果時,我們從銀行貸款了70萬元,貸款還沒還清,還有兩個孩子正在讀高中,正是用錢的時候。”楊一艷說,丈夫打理果園時,她除了吃無花果,種植情況幾乎從不過問。
為了管理好果園,她聘請了一位精通種植技術的師傅,自己從頭開始學起。經(jīng)過1年時間的努力,現(xiàn)在無論是除草、施肥、采摘,還是銷售,楊一艷已經(jīng)成為了果園新的大管家。
這片承載愛意的果園 重新煥發(fā)生機
又到了一年無花果成熟季,楊一艷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今年的果子比去年大了一圈,產(chǎn)量也增加了,每天能收獲400到500斤,全部發(fā)往杭州水果市場,批發(fā)價每斤7元。”
清晨6點半,果園入口處,即將駛往杭州的小貨車在此等候,楊一艷麻溜地提起一籃籃15斤重的無花果,小心翼翼地搬到車里。因為果實脆弱,不耐保存和運輸,每一籃無花果,楊一艷都會仔細地封上保鮮膜。
今年夏天持續(xù)的高溫干旱對無花果的影響很大。“溫度太高,果實就停止生長了,果樹也不會長高。”楊一艷說,好在丈夫在果園建設之初就安裝了滴灌和噴灌設備,每天早晚進行澆水,保證果實的濕度,加上果園就在苧溪漾旁邊,取水也比較方便。
“無花果采摘周期比較長,正常情況下7月份開始成熟,只要不打霜,可以一直摘到元旦。”楊一艷介紹,“今年果園的畝產(chǎn)在2000到3000斤左右,產(chǎn)值大約20萬元。”
因為無花果只有下半年產(chǎn)果,上半年楊一艷就去企業(yè)上班增加收入,同時也兼顧果園的日常管理工作。“明年是產(chǎn)果的高峰期,如果沒有災害,畝產(chǎn)能達到8000至10000斤?,F(xiàn)在的目標就是打理好果園,提高果實的產(chǎn)量,爭取早日把銀行貸款還完,為兩個孩子賺到上大學的費用。”(記者 沈曉顏 通訊員 楊佳佳)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