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jù)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別規(guī)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屬于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xiàn)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條規(guī)定,民事主體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按照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二、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1、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使民事主體的權利遭受某種不利的影響。權利主體只有 在受損害的情況下才能夠請求法律上的救濟
2、行為的違法性。指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規(guī)定的違反。除了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之外,行為人只應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作為構成民事責任要件的因果關系指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物件與損害事實之間所存在的前因后果的必然聯(lián)系
4、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的過錯是行為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所具備的心理狀態(tài),是構成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
三、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區(qū)別
第一是兩者的構成要件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對于民事責任而言,其責任主要是指破壞或者有損了客觀事物或事實的一種客觀存在。而其中的破壞以及損害主要說明由于某種特殊的行為或者某些特殊的事件,造成民事主體的權利權益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失或者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因此,這就要求對于民事權利的主體必須要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迫害的前提情況下,才可以向法院或者有關部門進行請求,以求它們對你予以法律上的救濟。
第二,二者在他們的具體概念含義上也存在著巨大的不同之處。具體表現(xiàn)在:首先,對于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民事責任而言,民事責任主要是屬于法律中各種責任的其中一種責任,主要是指是保障民事主體的一種重要措施,內(nèi)容是實現(xiàn)保障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也是民事主體由于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中的規(guī)定的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因此民事責任主要是指一種民事的救濟方式,目的是在當案件的受害人或者案件的被侵犯者的權益受侵害時得以使其恢復。
第三是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懲罰形式也表現(xiàn)出了巨大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又稱為民事責任的形式,是指民事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的具體措施。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chǎn);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等。
以上就是由小編整理收集的關于民事責任是指什么意思的信息,由上可知,民事責任指的是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實施了一些民事違法行為后,必須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的,歡迎咨詢網(wǎng)站的律師,他們會給您專業(yè)的建議。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