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GDP數(shù)據出了,比上年增長3.0%。
能有這成績已經算好了。
(相關資料圖)
雖然年初我們提了5.5%的目標,但想想這一年發(fā)生太多無法預料的事情了,疫情反復、城市停擺、俄烏戰(zhàn)爭、海外高通脹...
以及最后一個12月份,國內各地疫情陸續(xù)迎來一輪高峰。從被動封控變成主動待家里。
今年的各個黑天鵝事件對整個社會的工業(yè)生產的擾動增加,對消費的沖擊也進一步加大。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數(shù)據。
先看出口,據海關統(tǒng)計,2022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增長7.7%。
單看成績出口數(shù)據,確實不錯,特別是在2021年高基數(shù)基礎上,有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好了。
但,具體看數(shù)據的走勢不免還是有點擔心今年上半年出口數(shù)據一直保持高位增長的狀態(tài)??墒堑搅?月開始,進出口增速開始出現(xiàn)下跌的趨勢。
資料來源:Macrobond、招商銀行(600036)研究院
12月份,出口增速不僅維持下跌的趨勢,同時降幅也進一步擴大。
2022年12月出口金額同比降幅擴大1.2百分點至-9.9%,環(huán)比增長3.6%,弱于往年同期環(huán)比增速。
12月,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hù)平均值為1358.63點,較上月平均下跌19.3%;
從全年的數(shù)據來看,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規(guī)模保持增長。
但你再看看12月份的數(shù)據,中國對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出口的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17.5%、-19.51%、-3.28%和7.48%。中國對歐盟的增速較前值回落幅度較大,降幅較上月大了 6.9 個百分點。趨勢是在下跌的。
歐美國家這些商品進口大戶,經濟衰退和高通脹影響下,人民減衣縮食,內需崩塌,都已經沒有錢向亞洲工業(yè)國買商品了!
不要以為,只是我們國家的經濟出口降低。
我們來看一下歐美主要進口來源國,“世界工廠”,亞太制造業(yè)中心——越南也在下降,2022年11月,越南貨物進出口環(huán)比下降1.2%,同比下降了7.8%。
按這個趨勢下展望2023年的出口,就不敢過于樂觀。而且海外權威機構都在預計明年全球經濟會進入衰退期,明年出口將面臨更大壓力。
所以,你也看到疫情放開后,年末的時候各省政府組團出國“搶單”。
再看看消費,今年的消費連及格線都沒到,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
2022年,商品零售395792億元,比上年增長0.5%;餐飲收入43941億元,比上年下降6.3%。
從全年的數(shù)據,也不能看出,消費真的很低迷。今年就是糧油食品類和飲料類這些必需品增長的比較大,還有12月份受到放開的影響,大家在搶藥囤藥,藥品類增長驚人,同比增長了39.8%。
其它的像化妝品、金銀珠寶、日用品等等都出現(xiàn)下跌,看來,大家手里真的沒錢了,或者是真的不敢消費了。在這些可有可無的消費品上,更克制了。
年底的多個會議都在說要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但是消費這個東西,不是說,你喊喊口號信心就有了。消費的上漲是滯后于整個社會經濟的。
只有經濟起來了,大家收入提高了,手里有錢了,才會去消費。想要靠消費來拉動經濟,因果關系好像搞反了。
就像前段時間,有個專家說,只要大家拿出三分之一的儲蓄去買房,裝修以及其他消費,那么,住房及其他消費就會恢復到以往水平。
很明顯,專家只看到居民儲蓄新增了15萬億元,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今年可能不僅存不到錢,還可能負債累累。
因為在經濟不好的時候,貧富差距就越大。
昨晚還看到一個數(shù)據,過去兩年,全球最富的1%人口所獲財富是其余99%人口的近兩倍。
所以,儲蓄轉化為消費也并不是因為儲蓄高就必須要轉化,而是大家收入變多了,對于收入增長預期穩(wěn)定,沒有后顧之憂來決定的;
所以,我覺得2023年的消費,會反彈,但不會“報復式”,會增長,但不會“跨越式”。
最后再看看投資。
2022年1—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72138億元,比上年增長5.1%
投資就是包括基建,房地產和制造業(yè)。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房地產的低迷,從2021年就已經看出來了。今年政府和企業(yè)在努力,防止房地產再進一步出現(xiàn)爆雷的現(xiàn)象。但是這兩年的市場動搖了大家對房產投資的信心,從投資者到房企都出現(xiàn)信心不足的狀態(tài)。
中指研究院發(fā)布了2022年土拍數(shù)據。2022年,TOP100企業(yè)拿地總額12975億元,同比下降48.9%,全年整體拿地低迷。
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132895億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資100646億元,下降9.5%。
再看看制造業(yè),制造業(yè)投資則受到需求疲弱的影響,出現(xiàn)了結構性的特征,就是高端制造的投資實現(xiàn)兩位數(shù)的增長,比如,汽車制造業(yè)。
2022年,汽車制造業(yè)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6%,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7.5個百分點,高于制造業(yè)固定資產投資3.5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傳統(tǒng)制造業(yè)尤其是低端制造的投資十分低迷。
再看看基建投資,2022年通過基建來穩(wěn)投資是一個主要的方向。
看數(shù)據也發(fā)現(xiàn),投資主要還是靠國企發(fā)力。
根據公開市場數(shù)據,2022年全年地方政府債券發(fā)行約7.37萬億元,這也是繼2021年以來第二次站上7萬億臺階。
專項債的力度很大,2022年的投資主要是靠基建在支撐。
總的來看,我覺得2022年的經濟,主要還是受疫情和房地產的影響比較大,特別是房地產,最近我們反復提到,房地產對國內經濟影響非常大,房地產引發(fā)的次生災害波及面廣。
比如家電、家裝行業(yè)和設計院、鋼筋水泥行業(yè)等,這些也逃不開了。
房地產行業(yè)已經在造成上下游產業(yè)鏈的影響了。
而疫情帶來了的城市停擺,工業(yè)生產下滑,收入降低,老百姓(603883)手里的錢變少了,消費低迷,等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回顧2022,最稀缺的不是年初的鋰、不是年末的布洛芬,而是信心——對未來的信心;對發(fā)展的信心。
2022年,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慢慢從低谷里面爬出來了!
長按二維碼關注“櫻桃小財女”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櫻桃小財女。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