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2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培章在2月份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近期,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制定印發(f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指導各地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以“全國一盤棋”的理念,推進普惠工程實施,不斷健全完善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把“普惠”落到實處。
王培章介紹,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是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一項重點工作。將重點圍繞普惠化、多層次、多元化和專業(yè)化四個方面做好工作。他表示,普惠是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基本屬性之一。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就是要實現政策普惠公平、服務普惠可及、數據普惠開放,讓想創(chuàng)新的人有公開便捷的路徑找到公共服務,讓能創(chuàng)新的人有公平均等的機會享受到公共服務的政策紅利,推動各地區(qū)公共服務覆蓋更廣、效能更高、服務更好、體驗更優(yōu)。
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建成覆蓋全面、疏密有致的公共服務體系,相關工作正逐漸從能力提升向效能釋放轉變。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一方面要加強統(tǒng)籌協調力度,持續(xù)強化公共服務機構分級分類指導管理;另一方面要根據服務機構資源優(yōu)勢和服務能力供給的不同,以及創(chuàng)新主體的需求差異,建立供需匹配、各服所需的分層服務機制,推動服務資源的有效整合、高效利用,用有限的資源創(chuàng)造最大的效益。
隨著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需求日趨多元,需要調動更廣泛的資源和力量參與到公共服務中。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要堅持系統(tǒng)觀念,積極推動服務主體、服務渠道、服務內容和服務形式的多元化,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集聚公共服務資源,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yè)組織等社會力量動員起來,更好滿足創(chuàng)新主體多樣化、多層次的創(chuàng)新需求。
當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方面仍然存在著服務供給不充分不均衡、適合地方特點和需求的公共服務產品供給不足等短板。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要針對這些問題,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機構在各自服務領域、服務內容方面的專業(yè)化水平,立足自身實際,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建立核心服務優(yōu)勢,發(fā)揮專業(yè)服務特長,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的服務品牌,持續(xù)提供內容豐富、服務專業(yè)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同時,也會注重理清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的邊界,促進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的協同發(fā)展。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陳荻雁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 55 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