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帆)在以“退保理財”為噱頭進行非法集資的案件中,不法分子常通過非法手段獲得一些大型保險公司的保單信息,然后冒充保險公司客服人員,以高收益為餌誘騙保險客戶提前退保,購買所謂的理財產品。對于普通市民來說要學會識別其中貓膩的辦法,也要正確認識保險功能。
2019年,陳阿姨到某市公安分局北站派出所報案,聲稱接到保險公司客服電話,說保險品種有新的選擇,可以免費升級保單收益。為了讓陳阿姨相信,還安排陳阿姨去他們公司進行升級。到了公司就有業(yè)務員開始向陳阿姨推銷一款年化收益在8%的理財產品,還告訴陳阿姨錢不夠的話,可以退保轉購。
“保險公司客服”引誘老人退保理財很快就引起了警方注意并迅速成立專案組深入調查,查明了2018年10月,犯罪嫌疑人張某、馮某、王某等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某地多家保險公司的客戶信息,隨后指使公司員工以保險客服的名義,給老人打電話,誘騙他們退保,購買公司高回報理財產品。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民警發(fā)現,涉案公司所聲稱的理財產品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目前,警方已一舉搗毀了這個通過假借保險公司名義,誘騙老人“退保理財”的犯罪團伙,犯罪嫌疑人張某、馮某、王某等人因涉嫌詐騙被依法刑事拘留。
如何識別騙局?首先,市民收到可疑邀約時,可通過各保險公司官方網站、客服電話等正式渠道,核實相關人員是否確為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相關地址是否確為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地址。如發(fā)現疑似騙局情形,建議留存相關證據,及時通知被假冒的保險公司并向公安機關報案。
其次,承諾高額收益是非法集資案件的典型特征,建議廣大消費者勿受“高額回報”誘惑,輕易將正常保單退?;蛸|押,購買所謂“高息理財產品”或P2P產品,誤入非法集資陷阱,最終造成經濟損失。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正確認識保險功能也很重要。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人身保險主要是被保險人發(fā)生年老、疾病、傷殘、死亡等情況時,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給予保險賠償。盡管部分人身保險產品兼具投資功能,但其本質仍屬保險產品,以保障功能為主。建議保險消費者謹慎退保,以免失去保險保障。
(相關資料圖)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