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在线人成|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精品福利日韩欧美综合天天网

    <strike id="msocu"><fieldset id="msocu"></fieldset></strike>
  • <th id="msocu"></th>
    <table id="msocu"></table>
  • <button id="msocu"><dd id="msocu"></dd></button><option id="msocu"><dd id="msocu"></dd></option>
  • <wbr id="msocu"></wbr>
  • <pre id="msocu"></pre>
    您當前的位置 :城市 >
    賬本里的變遷|松陽八旬老人48年記錄家庭收支 全球新視野
    2023-06-02 10:19:13   來源:麗水網(wǎng)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wǎng)易微博

    小到一分錢支出,大到數(shù)千元收入……筆筆有記錄,本本有總結。

    從1976年開始,松陽縣大東壩鎮(zhèn)下宅街村85歲村民闕忠根一直以來習慣了記錄家庭大大小小的開支。小到油鹽醬醋,大到建房裝修,事無巨細一一記錄在賬。48年的時間里,他記錄了48本家庭小賬本。

    闕忠根


    【資料圖】

    從最初的家庭負債,到現(xiàn)在享受國家補助……一本本家庭賬本,一項項生活開支,一個個數(shù)字變化,記錄著生活的變遷,見證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國家的富強。

    記在日歷里的賬本

    最初的記錄體現(xiàn)生活的不易

    從松陽縣城出發(fā),沿著50省道,過了港口村,40多分鐘后,來到樹木蔥蘢的松陽縣大東壩鎮(zhèn)下宅街村。

    “剃頭5元,買米粿22元……”闕忠根從口袋里掏出泛黃的日歷本,顫顫巍巍地在空白處,寫下家里一筆筆開支。

    這樣的記錄,他密密麻麻地寫了48年。從1976年開始,闕忠根詳細記錄了家庭的所有收入,農(nóng)業(yè)、務工、農(nóng)機、惠民、人情等。支出包含了人情、服裝、醫(yī)療、水費、電費、學雜費等。大到幾千元的家電,小到1分錢的冰棍兒,他都記錄得清清楚楚。每個農(nóng)歷年份記一本賬本,從大年初一記到大年三十,到了年底,闕忠根還要算收支總賬。

    1976年1月1日是闕忠根記錄家庭賬本的第一天。“每一天的日歷對應著一頁空白紙,記錄起來方便?!标I忠根說,那一天,他上山摘茶籽,掙了12個工分。當時1個工,只能換3分錢。全家都靠工分吃飯,闕忠根就想記錄自己每天做了多少事情,掙了多少工分。他說,一年365天,他最多的一年工作306天,勉強維持了一家6口人的生計。

    天有不測風云。1978年,一次上山砍柴,闕忠根發(fā)生了意外,不小心被獵人隱藏在草叢里捕獵的銃擊中,頓時鮮血直流,左腿失血嚴重,在村里人的幫助下才被送到醫(yī)院搶救。“命是保住了,左腿卻被截肢了?!被杳院笮褋淼年I忠根,頓時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后來被鑒定為二級殘疾。家里的負擔更重了,負債400多元。為了供兩個弟弟上學,15歲的大兒子闕關德挑起了家庭大梁?!按髢鹤拥教幋蚬?,十天半個月都在大山里背木頭。幾個孩子一放學就幫忙干家務,放牛的放牛,下地的下地……”

    上世紀70年代賬本

    在這種情況下,闕忠根還是沒有忘記記錄家庭賬本,負債的每一筆,掙來的每一筆,都清清楚楚寫下。

    每一個第一次都是美好回憶

    48年間,闕忠根家迎來了許多第一次。

    1981年,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春風吹進了大山,闕忠根一家分到4畝多田地。闕忠根露出了微笑:“人多力量大??恐壹胰丝诙?,4個孩子都分到了田地,人多田多就成了我家的優(yōu)勢?!?/p>

    解決了溫飽后,增加收入成了全家人的頭等大事??恐鴩业暮谜吆托燎诘膭趧樱患胰艘荒昕墒斋@水稻3000余斤。闕忠根的日子有了新奔頭,家庭賬本的內(nèi)容也漸漸豐富了起來。

    在1986年的賬本上,出現(xiàn)了第一筆大額消費。

    闕忠根從親戚朋友那里一百、二百地借錢,咬牙花費2740元購入了第一臺拖拉機。當時,經(jīng)濟狀況好一些的村子也只有一兩臺拖拉機??恐鴰褪┕り犨\輸土石方,闕忠根第二年便還清了債務,并有了不少結余,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隨后幾年,日子越過越好,肉、蛋、菜消費金額明顯增長,建新房、裝修、外出旅游、購置手表、自行車等支出也陸續(xù)出現(xiàn)在賬本上。

    1986年11月,他花費了1080.5元,購入73平方米的宅基地,建起了自己的房子。一家人搬進新房的那一刻,心里樂開了花。“孩子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間,再也不用在一張床上擠了?!?/p>

    1994年,購買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

    1994年,他購買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價值300元。這在村里還算是為數(shù)不多的。闕忠根每天都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等待《新聞聯(lián)播》的播出。每逢過年過節(jié),隔壁鄰居都會到他們家一起收看節(jié)目,他常常提前為村民準備好小板凳。

    令闕忠根難忘的是他跟隨小兒子去杭州旅游那年,“當時從松陽到杭州要坐9個多小時的汽車”。闕忠根的賬本里,記錄了“從武林門下車,坐153路,車費1元?!薄澳菐啄?,小兒子在杭州一鋼鐵廠工作,說要帶我去杭州玩,我拄著拐杖,去了靈隱寺、西湖等景點,在杭州待了一個星期才回來?!标I忠根記憶猶新。那是他第一次出遠門去省城旅游,心情特別激動,“走出去,才看到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第一次去杭州旅游

    這些賬本的記錄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上世紀90年代前,精確到分;上世紀90年代后,精確到角?!罢f明老百姓的口袋開始鼓了?!?/p>

    每一項惠民政策都如沐春風

    隨著國家惠民政策力度不斷加大,闕忠根也成為了眾多受益者之一。農(nóng)村醫(yī)保體系完善和農(nóng)民就醫(yī)方式的變化,賬本上都清楚地記錄著。一連串數(shù)字背后,是生活條件的連年改善。

    1998年,受到松陽縣殘聯(lián)的補助,闕忠根自己只需支付1000多元便可以進行假肢安裝,“那一刻,如同重獲新生。”闕忠根感慨萬千,“走路幾乎和平常人一樣方便了!”告別了伴隨自己多年的拐杖,闕忠根難掩心中的愉悅,“平日里還能背起鋤頭下地種菜了”。他在賬本上開心地記下:“5月23日,我會自己掘洋芋了?!?/p>

    2022年記錄的賬本

    2022年,闕忠根因腰椎間盤突出需要進行手術,原本2萬余元的費用,在醫(yī)保報銷后只支付了6000余元。闕忠根切身體會到:國家政策真的好。他說,以前就醫(yī)很不方便,都要到松陽縣城,“那個時候水泥路都沒有,去一趟要一天。現(xiàn)在方便了,路好了,班車多了,到縣城不到一個小時。國家報銷政策也多,每個月醫(yī)生都會來到我們農(nóng)村給我們老人看病?!?/p>

    翻閱賬本

    如今,耄耋之年的闕忠根生活閑適,除了看書、下象棋,還擔任起村里祠堂的管理員。

    2022年的賬本顯示,闕忠根享受城鄉(xiāng)居民養(yǎng)老保險、高齡津貼3800元,加上管理村里祠堂工資5000元等,一年能攢下1萬多元。

    “一天收入,一天支出,有節(jié)余,家才興旺”,闕忠根說,“回過頭再翻開最初的賬本,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生活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一年比一年好。”他常常感嘆,以前記賬,家里困難,現(xiàn)在記賬,記的是一些美好。

    四世同堂

    闕忠根一家四世同堂,孩子們都蓋起了新房,三個兒子約定好,每人輪換著照顧父親,孫女還給他買了自動輪椅,23人的大家庭逢年過年都會聚在一起,其樂融融。

    今年3月,闕忠根的賬本被松陽縣檔案館納入館藏,成為該館目前收錄的唯一一套個人家庭賬本。賬本記錄了48年闕忠根的家庭變化,也見證了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社會發(fā)展和時代變遷。

    作者:麗水日報記者 蘭偉香 通訊員 葉步芳 周敏嵐 /文 通訊員 陳茜遙/圖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