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傳承下去?如何把宋韻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建設之中,讓當下的臨平再現南宋時期運河沿岸的繁榮風貌?日前在臨平舉行的“臨風雅宋——‘宋韻臨平’文化研討會”不僅追憶了宋朝時期臨平的繁華盛景,更為未來城市發(fā)展梳理了一條清晰的脈絡。
相比于以往研討會,此次會議更接地氣,時間跨度也更長,包含了文獻追蹤、座談研討、名家展演、媒介呈現等多形式的系列活動,不僅有對臨平宋韻歷史文化資源進行系統、全面的挖掘及梳理,也有對臨平未來城市發(fā)展中宋韻文化地標建設的可參考、可落地的具體建議和規(guī)劃。此外,宋韻文化與文旅的融合發(fā)展也在此次研討會上有了更為清晰的方向。
近年來,臨平區(qū)致力于打造“宋韻”展示窗口,計劃通過上塘河宋韻文化帶建設三年行動,實施南宋班荊館、王蒙草堂等文化地標復建工程,突出宋韻文化元素,形成一批高水平、有影響力的文化研究成果,同時開展宋韻文化展示、宋韻文藝展演、宋韻文旅活動等,打響臨平宋韻文化IP,向外界展示臨平宋文化的獨特風采。
“此次研討會作為臨平宋韻文化打造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一個重要契機,將進一步梳理專家學者們的理論成果,使之成為臨平宋韻文化地標的建設方向和目標,真正讓宋韻文化在臨平變成沉浸式、可體驗的場景,讓文化臨平再現宋朝歷史上的高光時刻。”臨平區(qū)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劉夢怡 何樂雅)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