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巖是怎樣的景區(qū)?
碧水巖位于鐘山通往八步、富川公路三岔路口即望高丁字路口附近,又名出水壁。大約于50萬年前形成,巖洞全長4200米,最寬處90米,最高處100米,自成18個洞廳,且廳廳相連,洞環(huán)水繞,千回百轉,是一個層樓式洞穴。素以“巨大的洞廳、寬闊的沙灘、幽長的暗河、高大的乳石”而聞名。石花、石柱、石簾、石筍、石果構成的景致千姿百態(tài),神奇美妙 。
洞中有一條暗河,暗河沿游覽線時隱時現(xiàn),循河前進,時而可見險峻崢嶸水景,時而聽到一種奇怪的濤聲。暗河出口處是個大洞廳,頂上的石紋仿若旋轉的宇宙天文圖,洞口的懸石奇似蛟龍戲水。洞外有如匹練飛掛的水簾。
碧水巖景區(qū)內有哪些景觀?
碧水巖景區(qū)有四大特點:一是寬闊的洞內沙灘:洞穴沙灘是碧水巖一大奇觀,屬世界罕見,洞內三處沙灘是川巖河上游砂粒沖入洞內沉積而成,砂粒質純而細軟,粒度均勻。最大一塊沙灘面積約7600平方米。二是巨大的洞廳。主線上18個洞廳中最大的洞廳300米長,最寬處約90米,最高處約60米,總容積約162萬立方米,屬于天字號的超級巨星。三是高大的石柱。碧水巖中各種類型、各具形態(tài)的石鐘乳、石筍、石帷幕、石花以及流石、邊石、石盆、石梯田、邊石壩等豐富多彩,其單體、群體或組合的形態(tài)造型組成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圖案,極具飄渺深邃的意境。四是大暗河:川巖河沿地表流至油榨巖進入碧水巖,轉成長4200米,最寬處約30米的地下河,至碧水巖出口“重見天日”,宛延曲折的底下河給洞內帶來清新空氣,也給游客呈現(xiàn)出洞環(huán)水繞的景象。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