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四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到來之際,中國海洋大學“東方紅”系列科考船行走課堂——《海洋科考認知實踐》先導課在中國海洋大學“東方紅3”船開講。來自中國海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200余名師生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與學習,將中國海洋大學特色海上思政課程體系“駛向”南海。
“東方紅3”船實驗室主任宋振杰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帶領師生依次參觀駕駛室、儀器集中控制室、CTD采水室和數(shù)據(jù)處理實驗室,深入了解靜音科考船的先進海洋調(diào)查裝備,激發(fā)學生對海洋的熱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航次計劃“西太平洋復雜地形對能量串級和物質(zhì)輸運的影響及作用機理”首席科學家張鑫研究員和船上負責實驗的教師向師生介紹“東方紅3”船正在開展的航次項目和當前航段執(zhí)行的主要作業(yè)任務。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副院長趙瑋教授闡述了推動海洋科技實現(xiàn)高水平自立自強,加強原創(chuàng)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對服務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意義。崇本學院院長高會旺、未來海洋學院院長李建平分別作海洋科考、海洋科學與多學科交叉科學等內(nèi)容的報告。學生就海洋科考儀器設備的基本知識、“東方紅3”船的性能、本航次的科考內(nèi)容等進行了提問,老師予以解答,課堂氣氛熱烈。
中國海洋大學原副校長、“東方紅3”船建設總指揮、三亞海洋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閆菊表示,此次三亞海洋研究院發(fā)揮毗鄰深海的優(yōu)勢,開展《海洋科考認知實踐》先導課,提高學生對海洋的認知水平,讓更多學生能夠親身參與海上科研實踐活動。
據(jù)了解,從2020年開始,中國海洋大學在世界第四艘、國內(nèi)最大的靜音科考船“東方紅3”號上開設“海洋科考認知實踐”公共選修課,面向全校學生和涉海高校開放,迄今已開展30余批次,近4000名師生登船。課程還將于2022年8月在南海開設,來自中國海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百余名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高校的研究生將登船學習,開展海洋水文氣象、化學、生物、地形地貌等調(diào)查作業(yè)。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