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車過玉皇山路或環(huán)城西路,很多司機都有同樣的感受——不再聽到“噔噔噔”的噪音,行車舒適度也提高了。同時,不少細心的市民也發(fā)現(xiàn),路邊的污水井蓋變“美”了,上面有西湖、大運河等杭州元素的特色景點圖片,眼前一亮。
記者近日從杭州市城管局了解到,為進一步開展“美麗杭州”創(chuàng)建暨“‘迎亞運’城市環(huán)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長效管理工作,切實改善城市道路環(huán)境,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杭州城管部門以安全牢固、銜接平順、靜音無噪為目標,開展井蓋整治專項活動,切實解決道路上井蓋松動下沉等問題。目前,全市井蓋整治專項工作已累計完成22905只,其中280條亞運保障道路上完成13186只。
據(jù)悉,城管部門與各家井蓋產(chǎn)權單位一起,經(jīng)歷了全面摸排、自查自改、結合道路工程實施等幾個階段。“道路平整是最重要的目標。”城管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這次井蓋整治專項工作要求一般道路上井蓋安裝高差不大于7毫米,如果是亞運保障道路則更為嚴格,高差不大于5毫米。工作整改完成后,城管部門還使用專業(yè)檢測車輛對道路進行平整度檢測。
“除了馬路更平整,還有幾個變化:一是‘從有到無’,二是‘從小到大’,還有‘適度點亮’”。工作人員說,一般情況車行道上是沒有電力井蓋的,但由于道路改建等原因,目前杭州馬路上還是有部分車行道上有電力井蓋。“電力井蓋大部分都是連續(xù)很多塊蓋子,有點像鋼琴的琴鍵,車輪壓過連續(xù)的井蓋會發(fā)出‘噔噔噔’的噪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城管部門與電力部門一起研究對策,對玉皇山路、環(huán)城西路等車行道上的電力井蓋根據(jù)實際檢修需求進行了降板處理。“把原本和路面齊平的井蓋降低,再在上面覆蓋不少于16厘米厚度的瀝青混合料。這個‘從有到無’既滿足了日常檢修需要,又減少了路面井蓋數(shù)量,增強了行車舒適度。”
“從小到大”主要體現(xiàn)在雨水口箅子上。雨水口是路面上雨水流入排水管渠的關鍵口子,各區(qū)城管部門根據(jù)相關標準規(guī)范,結合道路加固工程、平路工程等對雨水口進行改造提升,將原先鋼筋凝土、復合材料等箅子改造成球墨鑄鐵箅子,增大過水能力和抗壓能力。
在保障井蓋功能性的基礎上,部分產(chǎn)權單位還對井蓋進行了“適度點亮”,對井蓋表面圖案進行了獨具杭州特色的設計。例如水務集團的污水井蓋和給水井蓋圖案選取了西湖、大運河等特色景點和市民中心、杭州大劇院等地標建筑。
同時,城管部門還在拱墅區(qū)使用了一種井蓋提升新工藝——裝配式井蓋快速提升工藝,共計整改了181只,其中56只是麗水路上的雨水井。麗水路井蓋施工人員介紹,這種新工藝施工速度快、養(yǎng)護時間短,大大減小了施工對交通的影響,還有效破解了井蓋提升標準化操作難度高、標高控制精度低、臥漿密實度不足、強度難以保證等問題。完工后,井蓋與路面銜接更平順,耐久性更高,車子經(jīng)過時聲音也很小。(記者 任彥 通訊員 王倩倩)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lián)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wǎng)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